前几天,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美国寄宿制高中联盟和美国寄宿制高中十校联盟的网站,浏览后大开眼界,收获颇多,完全可以用“震惊、震撼”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和感觉。
我也曾两次赴美考察美国的基础教育,期间访问了十几所大学和中小学;曾阅读了中国人或者美国人写的介绍美国中学教育的图书,如薛涌的《精英的阶梯》、《一岁就上常青藤》,王定华的《走进美国教育》、《美国教育》,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亚力克*克莱因的《揭秘美国的中学》,魏嘉琪《美国中学生报告》,方帆的《我在美国教中学》,平章的《去美国读中学》以及《齐鲁名师美国行》等著作上百部,也曾听远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皮博迪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读博的女儿向我介绍美国的寄宿制高中学校,但这一些都没有比这几天上网对美国寄宿制高中学校的了解更透彻、更清晰。
欧美国家实行的是精英治国,历来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不计财力物力,形成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三分天下的局面。公立学校主要面向大众,实施普及教育,体现教育公平,但也有面向精英的优质高中;私立学校主要面向高收入、高智商、高素质的学生,实施精英教育,体现教育的不均衡性;教会学校主要面向教徒子弟和收入低的阶层,体现宗教的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美国的寄宿制高中多是私立学校,以办学历史悠久,经济实力强,校园占地面积大,教育设施先进齐全,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师资队伍雄厚,注重学校文化的多元化和学生全面发展,办学特色鲜明而闻名于世,为美国输送了和世界各国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的精英人才,备受人们关注。学生十分聪明且用功,教师水平高且非常卖力,学校都十分重视特色的打造。在《寄宿制学校缔造精英人才》博文中,我曾详细介绍过美国的寄宿制高中,在此不再赘言,顺便想谈谈我国高中教育的问题和弊端。
对中国高中学校的问题和弊端,多指向于学校的应试教育倾向,指向学校培养的人才创造性不足掌握知识有余的问题,提出规范办学行为,落实课程方案,实施素质教育,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切中当前高中学校时弊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不用置喙。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因为管理上整齐划一统得太死,发展上削峰填谷低档均衡,投入上财力不足发展乏力,致使学校管理不自主,办学无特色,育人质量不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造成千校一面,长期处在低水平徘徊不前!一个直觉的想法就是:不可否认按目前这种齐步走、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走下去,实在是问题多多。
有人指出我国解放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和培养的学生创造力不足,依我看来原因并不如此简单!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一统的教育和科研管理体制,一元化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倾向,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负面作用,科研投入不足和设施落后,科研人员收入低积极性不高,在基础教育领域里过分追求教育均衡,中小学财政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严重缺乏精英教育,优生得不到优育,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一线工人,而缺少顶的科技精英人才。
娄行健说:“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内地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差距。”
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讽刺说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叫“教育部大学”,其他大学都是“教育部大学”分校、分店,校长不过是店小二而已。虽然张鸣教授说得狠了点,仔细想想却不无道理。那么我们的高中学校呢,不用多说,看官自然心明。
想当年,美国高中教育也曾走过一段弯路,过分纵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选择,致使教育质量下降,失败学校大量出现,1957年在前苏联卫星发射上天以后,才有所警觉,急忙发表教育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颁布《国防教育法》,增加财政投入,大力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增加课程和学科教学的学术性,大力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日本学者和政界在反思最近20年来日本经济低迷、国家地位下降时,说日本就像一艘天平洋中航行的巨轮,因为缺少英明的船长而不知驶向何方!其根源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过度推行愉快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学业成绩下降,学校失去特色,优生不能优育,精英人才流于平庸而导致的。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教育是直面未来的事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周期长,见效慢,不可逆转,不能复制,大力培养精英型(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无论在决策中,还是实践上,稍有失误,必将贻误后人,害国家和民族。
咨询地点:黄埔区淮海中路98号金钟广场5楼沪闵路8075号虹梅商务大楼8楼(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出)咨询电话:021-61299505 15821775862 13774345087企业官网:http://tongshi-edu.com官方微信:tongshi_edu(上海通识)